首页 实时资讯

回望烽火路 砥砺新征程——“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参观侧记

近段时间,《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取得的伟大胜利。据了解,此次展览近三分之一的文物为首次展出,让观众能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抗战历史。

在3237件文物与1525张照片铺就的抗战长卷中,英雄的命运交织成民族精神的经纬线。冷云等八名东北抗联女战士挽臂投入乌斯浑河的雕像前,总有鲜花静卧;“罄竹难书 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展厅里,一幅幅屠杀平民的照片、化学武器使用记录,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在赵一曼展区,赵一曼的画像眼神坚毅,透着坚韧不屈的力量。玻璃展柜里,陈列着赵一曼的家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短短几句话,让不少参观者红了眼眶。

展览中最精巧的互动装置,莫过于一盏刻着抗战家书的灯柜。时任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的傅常在出征前给妻儿留下家信一封,嘱托“强我中华”。他走后,妻子找来工匠,把这封家书按照原来的笔体刻写在这个灯柜上,一是为能长久地保存这封家书,二是为教育后人报效国家。如今观众轻触屏幕,便可360度旋转端详这封饱含深情的“刻出来的家书”。

电子鲜花在触摸屏上不断绽放,深深鞠躬的身影从早至晚未曾间断。“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这是一种民族的气节。”72岁的北京市民李光旭在英烈墙前深鞠一躬,在留言簿写下:“向英勇抗日的先辈们致敬,中国人民不可战胜!”

开展以来,北京宛平城地铁站日均客流显著增长,清晨开馆前排起长队。展厅内既有各单位组织的党员队伍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也有父母带着孩子在英烈肖像前驻足凝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说,让抗战文物史料说话,让伟大抗战精神直抵人心,是守护民族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根本途径。

80年光阴如宛平城墙的斑驳砖石,抗战记忆在新一代的书写中愈发清晰。展厅出口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色标语在夕阳中熠熠生辉。留言台上,最新一页有学生写下八个字:“吾辈自强,振兴中华”。那些离馆时回望纪念馆的眼神仿佛在诉说,这条“时光隧道”连接的不只是过去与现在,更是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精神奠基。(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