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有本“绿色存折” :1千克碳减排量可抵扣2元贷款利息
在武汉,市民们都拥有一本不存现金却能生“利”的“绿色存折”,乘坐公交、垃圾分类、节能省电……这些点滴行动通过“武碳江湖”小程序,皆可转化为可积累、可兑换的“绿色资产”,让低碳生活化作触手可及的真实收益。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魏英向大家揭开了“低碳福利”背后的运行机制,即武汉碳普惠体系所构建的“行为记录—减排量化—价值转化”的完整闭环。

报告会现场,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魏英向大家介绍“低碳福利”运行机制。记者彭年 摄
何为碳普惠?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行普惠型激励的一种创新机制。公众的绿色减排行为可以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被量化、记录,而通过碳普惠平台,政府、企业都可以给公众减排行为赋予激励。
“前两个月,我用118千克减排量省下了236元的贷款利息。”魏英在报告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碳抵贷”的经历,吸引了全场观众的好奇。记者了解到,这得益于武汉在今年3月,推出的全国首个“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息”闭环系统,在“武碳江湖”每积累1千克减排量,可在民生银行系统兑换2元利息红包,让抽象环保行为转化为具象经济收益。

在报告会上,魏英围绕“衣食住行”四大主题,精心设计互动测试。记者彭年 摄
那日常的低碳小事如何被精确量化?积累的减排量又如何实现流通与价值转换?武汉为此构建起“科学标尺是基础、数字平台是枢纽、多元场景形成闭环”的支撑体系。
2023年,入选全球城市气候联盟“C40绿色繁荣社区”试点项目;2024年,获评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2025年,入选全国“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社区公众参与十佳先进典型案例……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环保社区党委书记尹艳通过分享社区居民如今的绿色日常,讲述了社区斩获多项荣誉背后的绿色密码。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环保社区党委书记尹艳作报告。记者彭年 摄
用牛奶盒压制的花盆、废旧衣物改造的购物袋……社区里的绿色循环超市摆放着许多废旧物品改造的精美工艺品,这些都是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社工指导全职妈妈们制作而成的。
环保社区的实践生动证明了每个居民都是绿色生活的主角。“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群众的参与,任何一个微小行动,都在为绿色低碳的幸福未来添砖加瓦。”尹艳说。
(长江网记者李沁雪 赖俊 通讯员姚曦 张珂 叶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