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资讯

遇见美好 | 汤素兰:美在自然

每回出差,不管外出三两天还是十天八天,我总会习惯性地放几本书在行李箱里。我出差带的书跟平时读的书不同,平时读的书尚实用,或者是教学科研要用的工具书和理论书,或者是为写新作搜集的素材和相关背景知识。出差读的多是闲书,是平时想读而没有读的书,或者平时零零碎碎读过,想趁着出差再认真读一遍的书。

这次来摆贝苗寨采风,我在行李箱里放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罗丹艺术论》。这本书有点像彼得·爱克曼所著《歌德谈话录》,是罗丹的学生保罗·葛塞尔记录罗丹关于艺术的一些言论,虽然并不系统,但吉光片羽,全是罗丹对艺术的真知灼见。

摆贝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是一个深居月亮山腹地的古老村落,平均海拔780米,最高海拔1390米。从山下的兴华乡到摆贝,有4公里盘山公路,没有公共交通,想进寨子只能自己想办法。或者正因为交通不便,摆贝还保留着古朴、浓郁的民族特色。

图片△ 摆贝雾景。图片来源:榕江发布

一早从长沙出发,在凯里和朋友汇合,租车到达摆贝时已是下午两点。我们入住的民宿是之前预订的,位置比较高,站在民宿前的观景平台上,不仅整个摆贝,就连山脚下的都柳江和兴华乡也尽收眼底。

刚才坐在出租车上,沿着盘山公路转过一个又一个“发卡弯”,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现在从山上看下去,离山下的国道直线距离原来那么近,要是我们有翼装,就可以直接飞下去了,岂不方便?

我还沉浸在翼装飞翔的想象中,天气突然转阴,空中飘下星星点点的雨来。这星星点点的雨是预告和提醒,让我赶紧进屋。因为随即密集的雨就奔来了,眨眼之间,哗啦啦的雨声充满耳鼓。密集的大雨形成灰蒙蒙的雨雾,雨雾像不羁的巨龙,在山下的都柳江翻滚升腾,转瞬堆满山谷,刚才眼前那些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老木屋,山下的兴华乡,全都隐在雨雾中不见了。

我以为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便回到房间,坐在窗前,拿出《罗丹艺术论》,一边听雨,一边看书。

然而,山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约莫半小时后,雨过天晴。

我们再次来民宿的观景平台上,只见西斜的太阳从空中洒下金色的光芒,照亮远处的山海和近处村寨的屋顶。刚才满山谷浓重的雨雾和灰云不见了,山下的都柳江和远处的山海之间,翻滚着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沿着山谷,向着天空升腾,仿佛天空中正有一只神奇的大手在召唤它们。阳光照耀着远处的山海和近处的山峰,山层层叠叠,山色从眼前的青翠到远处的黛青、灰黑,全蒙着一层透明的光晕,恰似被水墨晕染了一般。同行的朋友不禁惊叹:“谁说中国画是写意的?明明是写实嘛!”

确实,我们目光所及的山海,正像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我想起刚才在书上读到罗丹对于艺术写实的论述,他认为,想看美景,我们只要睁开眼睛看就好了,天下没有方法可以使自然变得更美。虽然清代画家石涛说中国山水画是“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产物,但这天人合一的境界,还是需要“搜尽奇峰打草稿”。

两天后,我们去采访一个做蜡染的苗族妇女,一边看她在白布上用蜡刀画凤鸟和鱼龙,一边听她唱古歌,她的古歌再一次证明了艺术模仿自然。

她唱的是白云与河水恋爱的故事:

河水请蜜蜂捎话给白云,让白云来和他恋爱。蜜蜂问:如果我把信捎给白云,你给我什么回报?河水说:你不是人,没有脖子,我送你银项圈你戴不了;你不是人,不用吃饭,我送你白米饭你也吃不了;你要是替我把信捎给白云,我就给你木桶做家,给你五倍子花让你采蜜……

每天清晨,当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我站在观景平台上,看到山下都柳江河谷里堆满轻柔的白云。白云贴着河谷蜿蜒飘动,像极了娇美的女子在舞动长长的水袖。而当太阳出来,河谷里的白云就开始上升、飘散,它们沿着山坡,跌跌撞撞升上天空,消失在高远的蓝天里。而都柳江没有了白云的覆盖,暴露在明亮的阳光下,仿佛瘦了一大圈,一湾绿水寂寞地流向远方。这白云与河水每天的聚合离散,在古歌里被演绎成了一个爱情故事,是那么形象贴切!而我们也了解到,如今月亮山上的蜜蜂产蜜的季节主要是九、十月份,因为那时候山上的五倍子都开花了,山上的蜜蜂就用五倍子花酿蜜!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作者:汤素兰

文字编辑:谢颖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