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资讯

一碑四校见证“刚毅坚卓”精神

北大校园里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本报记者 杨文轶 摄

■弦歌 回望抗战烽火中的大学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报道

我们的精神地标

在北京大学西校门南侧,矗立着一座石碑。碑镌千字之文,记述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创建历史和校风校典。

宗璞先生曾在《燕园碑寻》一文中评价说,这是“一座极有意义的碑,它不评风花雪月,不记君恩臣功,而是概括了一段历史”。

1946年5月4日上午,西南联大在新校舍图书馆举行结业典礼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揭幕式。

纪念碑原件保存于现云南师范大学。碑体雄壮,集篆刻、书法、文学于一体,三者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阳面刻有1100余字的碑文,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丹,详尽地叙述了西南联大组建历程、南迁经过及历史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被人们称为现代“三绝碑”。阴面刻有“西南联大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书录了抗战以来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名字,共计834人(实为832人,有2人重复出现)。历经岁月洗礼,纪念碑依旧熠熠生辉,散发着西南联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光芒。

1988年,北大为重现西南联大精神,决定复制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派专人赴云南采集相同石质的碑体运至北京,制作此碑后于1989年5月4日举行了揭幕仪式。

如今,北大、清华、南开均在校园里立起西南联大纪念碑。4座纪念碑共同见证历史,共同传承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

本报记者 杨文轶 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07日 第0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文轶 采访整理

相关推荐